NEWS

新聞動態

骨折臨床愈合及康復訓練周期
發布日期:2019/4/7 點擊量: 855

成人常見骨折臨床愈合時間參考值及康復訓練周期

一.成人骨折愈合時間參考值:

骨折臨床愈合及康復訓練周期

 

二.臨床愈合標準:

1.局部無壓痛,無肢體縱向叩擊痛

2.局部無異?;顒?。

3.X線片顯示骨折線模糊,有連續性骨痂通過骨折線。

4.解除外固定后,追蹤觀察2周,局部不變形。

5.受傷上肢向前平舉1公斤重物能堅持1分鐘,受傷下肢不扶拐可在平地上步行3分鐘不少于30步。

 

三.骨性愈合標準

1.具備臨床愈合標準

2.X片顯示骨小梁通過骨折線,骨折線消失。

(注:以上時間是在不手術治療通過外固定保證骨折對位對線良好而達到骨折臨床愈合的理論標準,骨折臨床愈合后就是可以去除外固定,但還不能負重或從事體力勞動,只能在不負重的情況下進行功能鍛煉及循序漸進的關節活動,真正達到骨折愈合還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且各部位不同,一般是在骨折臨床愈合后約3-6個月左右。)

不同條件的骨折,即使在同一部位,愈合時間也可有很大差別。

常見骨折愈合時間:

骨折臨床愈合及康復訓練周期

 

四:骨折康復鍛煉

醫護人員應為骨折病人制定功能鍛煉計劃,并在治療過程中,根據病人全身情況、骨折愈合的進度,功能鍛煉后的反應等各項指標,不斷進行修訂鍛煉計劃。

骨折早期:(炎癥反應期,骨折1~2周)

1.特點:局部疼痛,腫脹,骨折不穩,并發的軟組織損傷需要。

2.鍛煉方式:主要是做肌肉的等長收縮,以恢復肢體的原有生理功能為中心,24~48小時。

上肢:用力握拳,充分伸指,反復交替進行,增強手的握力。

下肢:骨四頭肌的等長收縮,增強臀大肌、股四頭肌和小腿肌肉的力量,行走負重。

軀干:背闊肌的力量、肌雙下肢的力量。

骨折中期:(傷后3~6周)

1.特點:炎癥消失反應,骨痂形成,骨折端已較穩定。

2.鍛煉方式:繼續肌肉收縮鍛煉,在醫護人員或健肢的幫助下,逐步恢復骨折部上下關節活動,由被動到主動,逐漸擴大活動范圍力量。

骨折后期:(骨折臨床愈合)

1.特點:骨折部無壓痛,肌縱向叩痛,無異?;顒?,連續性骨痂通過骨折線,X線顯示骨折部骨膜粘合。

2.鍛煉方式:加強患肢關節的主動活動和負重鍛煉,使關節迅速恢復正?;顒臃秶椭w的正常力量,功能鍛煉不僅強調局部的鍛煉,還必須堅持全身活動,以防止和減輕骨折病的發生。例如:病情允許及早下地活動、下床活動,防止廢用性肌肉萎縮和骨質疏松。臥床病人要經常坐起,有利呼吸及尿液引流,防止結石和泌尿系感染。上肢的伸展闊胸、腹式呼吸可提高肺活量,保持呼吸道通暢。腹部的收縮按摩(順時針)促進腸道活動,防止便秘。

功能鍛煉的注意事項:

行動為主,被動為輔,循序漸進,不可盲目粗暴,急于求成。

注意安全避免損傷,不做增加肢體重力活動以及骨折上下端之間不一致的旋轉(不利骨折的穩定),如小腿骨折的直腿抬高屈膝位主動伸膝,股骨干直立位煉肩關節外展,前臀骨折的施轉活動,股骨干骨折座位練膝關節屈伸。

Copyright ? 2019

永康市好哥工貿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管理 網站建設:英匯網絡
一级少妇A片无码专区